English移动版
文献资源
服务支持
知识服务
互动交流
关于本馆

图书馆以学科资源建设为抓手 高质量服务师生教学科研需求
时间:2024-07-11 15:11:38     点击次数:

(通讯员 图书馆陆丹 )为助力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珠海校区图书馆引进十余位不同学科领域的博士和资深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整合学科资源,组建了五个学科资源与服务中心,架构起为校区师生提供全面精准的文献服务和专业的知识服务的复合型体系团队,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高效精准对接,全方位、多领域开展与学院、书院等多学科领域合作和多元化服务,高质量服务校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


目前,图书馆已组建的学科资源与服务中心有:教师教育资源与服务中心、文史哲社学科资源与服务中心、理工学科资源与服务中心、经管学科资源与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与合规研究中心,分别在文献服务与知识服务、用户培训与研究技能提升、科技查新与定题服务、用户指南与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多样化、多元化、精细化的服务。


文献服务与知识服务:深度满足多元化需求


本学期内教育学科馆员处理文献请求359份,文献推介150多篇,受益学科用户总量近3500人次。文史哲社学科馆员为中文系、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院系专业教师成功申请“历代石刻总目数据库” 、“Cairn法语数据库”、“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Wind金融终端”等20余个数据库的试用,协同确立馆藏订购依据。经管学科馆员为专业教师提供会计学顶级外文期刊题录信息的全文翻译,并整理了剑桥大学硕士课程 《宏观经济学》的阅读清单为教学提供参考资源保障。理工学科馆员完成与去年同期数量翻倍的传递量,处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申请228条,搜集查找自然科学领域发表科学实验报告的权威Protocol网站平台推荐给理工类师生。法学学科馆员在国内首次完成图书馆领域的版权侵权判例汇编与讲义,通过举办研讨会打造国内外专家团队研究图书馆侵权风险与防范问题。


用户培训与研究技能提升:注重实践应用


面向书院本科生群体,学科馆员提供信息素养定制服务,如“弘文书院信息素养工作坊”、“知行学院数字素养研习班”;面向博硕士研究生群体,提供“需求驱动”的学科(专业)信息素养课程,如教育学科馆员为应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开设“心理学文献检索”课程;面向专业课师生,学科馆员设计切合课程教学计划的嵌入式培训,如文史哲社学科中心准备为文理学院开展的文献检索技巧和文件管理工具使用的嵌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各学科中心成功举办研究生学术技能培训《怎样用外文数字文献工具追赶全球学术前沿》、法律信息素养培训《英文法律问题的分析方法与写作》、科研素养培训《文献综述撰写》、《文献管理工具——知网研学平台的使用》等信息素养系列讲座20多场,培训与服务师生超过600多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科技查新与定题服务:专业助力科研创新


为完善查收查引服务流程,学科馆员将查新查引服务上线至数字京师网上办事大厅,自2023年11月22日正式上线网上办事大厅以来,共计为校内外师生开展查收查引服务61次,为学院人才引进、教师申请长江学者、海外优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结题等提供支持服务。学科馆员团队在了解用户特定需求、追踪学科学术动态的基础上为师生优化科研决策提供针对性支持。本学期内教育学科馆员完成教育学类课题分析近50个,为研究生提供开题、研究资料搜集等各个阶段的动态性服务;经管学科馆员为参加职称晋升的老师撰写学者绩效分析报告,从多个维度对教师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帮助教师在答辩时充分展示个人科研成果的影响力,提高评审专家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认可度。在教务部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期间,学科馆员策划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系列讲座全面介绍项目申报技巧和文献综述、调研方法,为230多位学生提供了微信群咨询,并在4月至5月中旬的18天中配合赛事要求为39名预约成功的学生提供一对一深入指导。



用户指南与咨询服务:贴心周到,解答疑惑


为加强学术资源交流分享、提升用户体验水平,五个学科中心分别开通学科用户微信服务群,提供7*24小时即时服务和精准指引,已有2500余名校区师生加入图书馆学科服务群,其中,教育学科服务群、心理学科服务群已超过1300人。五个中心分专业制定了学科资源与服务指南,详细指导用户如何有效利用馆藏资源。此外,学科馆员还通过走访校内人才培养部门和机构、在线网络调查等形式及时反馈用户需求,辅助学科资源建设。



面向未来,珠海校区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心将紧密围绕学校 “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和“高标准、新机制、国际化”原则不断探索与革新服务模式及内容,努力依托新成立的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与科技成果转化;为未来设计学院等机构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专业比赛提供背景调研与分析;在AI数字馆员、大模型与定题服务等方面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精准化且高品质的学习与研究资源。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图书馆  Email: library@bnuzh.edu.cn  Tel:0756-3621250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党建工作 新生专栏 意见反馈